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在中国信息经济与信息管理两个领域搭建跨学科理论创新的桥梁,着力推动中国经济学在委托代理、机制设计、搜寻等经济理论方向上的发展,及中国管理学在互联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电子商务等管理理论方向上的发展,推动中国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经济与信息管理理论的跨学科创新。依据学术研究领域的划分和会员组成的特点学会还设立了专门从事本学会特定业务活动的分支机构。学会近期对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数字化改革专委会秘书长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洪胜副教授进行专访,深入了解了数字化改革专委会成立的意义和贡献。以下为专访内容:
一、数字化改革专委会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2021年4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学术主任谢康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肖静华教授等一行三人,访问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并与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马述忠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洪胜副教授,就筹建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长三角数字化改革专委会达成广泛共识。
经过充分协商与准备,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数字化改革专委会于2021年7月正式成立。在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成立专委会的目的是汇聚各方力量,深入研究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理论,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专委会旨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数字中国和数字长三角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加快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全方位纵深推进长三角数字化改革。
二、数字化改革专委会的特色和价值理念。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数字化改革专委会以“开放、创新、合作、共赢”为价值理念,致力于推动中国特别是长三角数字化改革前沿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通过构建数字化改革的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夯实数字经济的稳固基石,为深入推进双循环战略、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劲数字动能,以促进跨界交流、协同与合作为宗旨,秉承价值共创、相互成就的原则,为中国数字化改革理论研究者与产业实践者之间搭建共创价值的思想交流与业务合作平台,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专委会聚焦于数字贸易建设、数字经济治理、数字化赋能、企业智能化转型、数据要素流通与赋能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跨界交流合作。专委会为研究长三角、推进数字长三角搭建了一流的学术平台,有效增进区域内经济社会组织的创新活力与竞争能力,夯实数字长三角的发展基石,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提供强劲数字动能。
专委会具备四大鲜明时代特色:一是聚焦长三角。专委会由浙江大学马述忠教授(学会副理事长)担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寇宗来教授(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和福教授(学会常务理事)和南京大学裴雷教授(学会常务理事)担任副主任委员。专委会共有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11所大学和相关机构的24名专家委员组成,基本覆盖吸纳了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大学专家学者。二是关注数字化改革。专委会致力于探讨数字化改革相关的前沿理论和实践话题。三是重视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专委会成员既有大量经济学背景出身的专家学者,也有很多管理学背景出身的专家学者,通过经济与管理的深度融合,促进了跨学科交叉交流与合作。四是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合。通过开展研究项目和举办学术活动、赴一线企业考察调研,推动数字化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专委会还积极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促进数字经济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
三、数字化改革专委会的主要成员构成:
专委会主任:马述忠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数字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应用经济学开放型经济与发展优势特色学科负责人,浙江大学国际商务学科负责人,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数字贸易专家工作组咨询专家,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经济类召集人,浙江省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会长,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约克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专委会副主任:寇宗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创新与知识产权以及公司金融方面的研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上海市曙光学者(2013)、甘肃省飞天学者(2016),担任SSCI期刊Economic Modelling副主编,CSSCI期刊《世界经济文汇》编辑,曾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三等奖,也曾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著名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担任《中国微观经济学》国家教材主编。
专委会副主任:刘和福
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科学系系主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和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研究领域包括供应链管理、IT价值创造、数字化商业模式、全渠道管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其论文发表在了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如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MIS Quarterly、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等。论文已被Google学术引用3000多次, SCI/SSCI引用1000多次。
专委会副主任:裴雷
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国家安全数据管理方向学科带头人。兼任教育部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情报研究与咨询专委会副主任。先后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3项、省级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8部,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先后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担任《图书情报工作》青年编委会副主任以及多本期刊编委。研究方向为国家战略情报与政策分析、信息安全与数据治理、信息经济与信息资源规划研究等。
专委会秘书长:张洪胜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MIB项目主任,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大经院首批优秀学者奖获得者。担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数字化改革专委会秘书长,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大学国际商务教指委委员,浙大经院数字经济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小马过云河讲习所》执行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9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
专委会副秘书长:柴宇曦
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理事,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发中心办公室主任。在《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China & World Economy》、《国外社会科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对策研究类重点课题一项,多项决策咨询报告受到省部级领导重视和采纳,作为核心起草专家参与起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团体标准多项,参与编著《数字经济时代国际商务新理论》、《跨境电子商务案例》。
专委会副秘书长:房超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日内瓦大学访问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Applied Economics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获得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等奖励。
四、数字化改革专委会理论创新领域和标志性成果:
经过多年发展,专委会已经形成了常态化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机制,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学术会议,由各省市轮流举办。2021年8月首届长三角数字化改革论坛由浙江大学国际商务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国际商务学科承办,主题是“构建数字化改革的理论体系与制度规范体系”。2022年8月第二届长三角数字化改革论坛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南京市江北新区长三角数字经济协会承办,主题是“数据赋能与数字经济发展:新场景、新理论与新征程”。2023年8月第三届长三角数字化改革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承办,主题是“数据流通下的数实融合发展:理论创新与实践赋能”。
通过三届论坛,专委会在长三角地区汇聚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优秀学者企业家们共同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各个相关问题开展深入探讨,进一步打通数字经济发展的通道。例如,在数字技术与智能制造方面的研究中,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指导和支持。另外,在平台行为研究方面,通过分析电商平台的用户行为数据,提出了一些改进用户体验和提高平台效率的建议。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数字经济领域的理论体系,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数字化改革专委会发展目标。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数字化改革专委会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国际声誉的信息经济与管理研究学术专委会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专委会将继续加强组织建设,扩大会员规模,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同时,专委会还将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咨询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六、数字化改革专委会的其他亮点和对学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专委会其他亮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说起:首先是紧密联系实际,专委会关注国内外数字化改革的最新动态,积极推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第二个是跨学科合作,专委会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进行交叉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和创新。最后是研究成果丰富,专委会成立以来,已发表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我国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对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信息经济学学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发展。举办专题研讨会和培训班,定期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提高会员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
附录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数字化改革专委会组成名单
主任委员
马述忠(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教授,学会副理事长)
副主任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寇宗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学会副理事长)
刘和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系主任、教授,学会常务理事)
裴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学会常务理事)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万兴(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学会理事)
王正新(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学会理事)
韦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学会理事)
孙元(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学会常务理事)
李阳(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学会理事)
李玲芳(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学会常务理事)
李慧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学会理事)
吴力波(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学会理事)
张洪胜(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助理,学会常务理事)
陈衍泰(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教授,学会理事)
陈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学会理事)
陈曦(南京大学商学院营销与电子商务系主任、教授,学会理事)
房超(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学会理事)
居恒(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学会理事)
俞宁(南京审计大学社会与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学会理事)
胥莉(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学会理事)
袁勤俭(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学会常务理事)
柴宇曦(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助理,学会理事)
黄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学会理事)
潘钢健(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博士后,学会理事)
魏少波(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学会理事)
秘书长:
张洪胜(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助理,学会常务理事)
副秘书长:
柴宇曦(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助理,学会理事)
房超(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