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晚上,《小马过云河讲习所》第92期学术报告会通过腾讯会议方式成功举办。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宁博博士分享了工作论文《司法赋能数字产业发展:来自数字创业大数据的证据》。讲座由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洪胜副教授主持,浙江工商大学任婉婉博士进行了点评。来自全国131位学者线上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其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正大幅增长。宁博博士指出,数字创新成果具有无形性、易复制、易被侵权等特点,为保持数字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针对数字经济的知识产权保护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将司法引入数字经济议题,聚焦数字产业新创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探索数字经济领域司法新形态。
文章从提高司法保护力度、激发创新者的创新意愿、激发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三个角度深入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发展的作用。与此同时,文章对数字经济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创新:运用爬虫技术获得2010-2019年各地区各年度数字产业新创企业占所有新创企业的比重,以此作为因变量衡量数字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城市是否被专门的知识产权院(庭)管辖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
研究发现,(1)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庭)加强司法保护力度后,地区内的数字产业新创企业比例显著增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经济影响越来越大。(2)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可以通过激发创新者的创新意愿与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助推数字产业发展。(3)相比知识产权法庭,更加独立和专门化的知识产权法院能够对数字产业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4)相比异地管辖,本地管辖的作用更为明显。(5)在法治环境更差的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动数字产业发展的效果越好。(6)强力的智力支撑、政府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有助于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数字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张洪胜副教授感谢了宁博博士对《小马过云河讲习所》的支持和精彩分享,并对论文进行了简要点评。本文以知识产权法院建立作为外生冲击,研究了司法保护的加强是否促进了数字产业发展,深入分析了三个作用机制:提高司法保护力度、提高创业意愿和投资意愿。知识产权保护是数字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因素,本文从司法角度聚焦于数字经济的决定因素,总体上选题十分前沿;数字经济前端的研究相对比较少,这篇文献进行了较好的补充,创新性比较明显;实证过程很扎实,分析很深入,内容很丰富,逻辑很清晰,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后续可以在如下方面完善:一是考虑地区执法强度。立法和执法存在不同,有较多研究聚焦于执法强度带来的影响,因此考虑执法强度可以丰富文章结果。二是考虑地区行政审批改革和行政效率的影响。既有研究比如毕青苗等(2018)考察了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进入的影响。类似地,地方行政效率也可能对数字产业新创企业产生影响。三是考虑地区开放程度的影响,比如加入WTO或者RCEP倒逼地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成立知识产权法院,可能是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因素。
任婉婉博士在点评中指出,文章从司法视角研究数字产业发展,选题新颖,对数字经济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到收获颇多。并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以杭州互联网法庭为例,城市自身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将影响司法机构的建立和对数字经济纠纷处理,是否存在双向因果问题。第二,针对数字经济的知识产权保护案件占比、审理时长等有无具体的数据。第三,利用爬虫技术识别数字新创产业的依据是什么,比如关键词或是产业标准。对此,宁博博士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主讲人简介】
宁博,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财务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制度变迁与企业发展。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和Management Scienc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小马过云河讲习所】
《小马过云河讲习所》由浙江大学马述忠教授于2020年3月发起,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主办,浙江大学“大数据+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团队承办,旨在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转型,尽快形成具有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探索和把握数字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与贸易健康发展,致力于打造公益性、开放性、线上化、品牌化的高端学术交流与互动平台。《小马过云河讲习所》持续推出主题为“数字经济与贸易”的系列学术报告,一般安排在双周六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由浙江大学“大数据+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团队张洪胜副教授、胡增玺博士生、郭雪瑶博士生,浙江工商大学任婉婉博士、梁绮慧博士、房超博士,中国计量大学许光建博士轮值主持。截至目前,《小马过云河讲习所》已累计推出主题为“数字经济与贸易”的系列学术报告92场。
记录人:赵梓含